唱经典,拾哲学思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音乐文化节目《经典颂·正青春》第四期播出后,持续获得全网好评。 其中,#箜篌和李白的诗好改#登上微博主热搜榜。 5月28日晚8点,《经典颂情·正青春》第五期将继续“诗词歌赋和”,多角度探索古人的情感世界。 黄龄、曾毅、董宝石、于迪、刘金瑞、胡孟洲、龚爽、许俊硕、张慧芳等经典歌手倾情倾情献唱,用歌抒情,不仅带领观众跟随文人生活,感受诗情画意,更要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共鸣。
李清照的新婚生活有多甜蜜?
钢琴二重奏唱出甜蜜的思念
诗歌表达志向,也表达爱。 古人喜欢用诗歌来抒发真情,记录生活。 在文字和音符的激荡中,现代人依然可以通过作品勾勒出自己的人生轨迹。
美好的爱情总是让人向往,古典诗词咏情的篇章灿烂如星,李清照的《木兰花减词》堪称代表。 诗人用这首诗来形容她与赵明诚甜蜜的新婚生活。 那时候的李清照天真浪漫。 通过买花、赏花、戴花的生活日记,展现了她渴望得到爱情回应的心理活动,也刻画出了一个恋爱中喜欢撒娇的女孩形象。 在一次次幸福的追逐中,李清照不断向爱人诉说自己的缠绵情愫,也将浪漫爱情的真挚与纯洁一览无余。
胡孟舟和刘金瑞以男女对唱和钢琴演奏的形式演唱了歌曲《卖花》。 在你问我答的相互试探中,他们诉说着对彼此的爱,让李清照的幸福生活在清新欢快的音乐节奏中渐渐浮现。 一曲终了,在场的宾客全都扬起了嘴巴。 廖昌永甚至主动提起自己年轻时的恋情。 他曾经骑着自行车载着心爱的姑娘,把最近听到的好听的歌都唱给对方听。 无论古今,无论西方还是东方,每个人对爱情的向往,对情感的交流,都有共同之处。 真爱一定是志同道合,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为彼此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 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幸福至极。
友情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存在,青春中的知己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 在大唐诗坛,以韩愈、孟郊为首的“汉孟诗派”对盛唐后的诗歌艺术境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这两位诗人还是相亲相爱的终生挚友。 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后,孟郊落榜。 韩宇上高中。 面对“落榜”的朋友,韩愈想起了自己考了四次才考上的经历。 他同情孟郊的失意,多次作诗安慰孟郊,为他的仕途出谋划策。 而这首《友友城西》也被认为是韩愈为老友孟郊创作的。 岁月流转,情谊常在,“韩蒙之交”也激励着后人续写友谊的篇章。 曾毅与董宝石将古典诗词融入流行歌曲,首次合作带来说唱版《老友记》,“敬流水高山,愿情重于金”。 在激情四射的对唱中,两位经典歌手生动再现了韩愈与孟郊“忘情”的“神仙情谊”,也唱出了对彼此明天的祝福。 曾毅和董宝石也谈起了相识的细节,两人的情谊令人羡慕。
城市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杜牧登高抒发对《长安》的感慨
中国人喜欢通过登高远眺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诗人通过创作登山题材的作品,表达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或脚下土地的特殊感情。
出身名门望族的杜牧,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而且在军事和政治上也极具天赋。 在《长安秋景》一诗中,杜牧描述了登高远眺长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文人写秋,大多是凄凉的,而杜牧笔下的秋景,却是那样生机勃勃,引人入胜。 黄龄和于迪将这首优美的诗词唱成一首歌。 在刚柔并济的男女二重奏中,他们尽情描写着大好山河,希望每个人都像杜牧一样,对未来永远充满美好憧憬。 撒贝宁感慨地说,一个地方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分会主席符林提到了东北家乡对他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于迪认为上海包容的文化对她影响很大,她激励自己尝试以中西音乐交融的方式创作和表演音乐。 黄龄对泉州和发源于泉州的南音文化念念不忘。 这座城市人民对音乐的热爱激励着她,让她在音乐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初心。
《登金城散花楼》是李白20岁游成都时写的。风景。 兴高采烈。 “今天,就像九天旅行一样。” 在李白眼里,成都永远是浪漫的。 同时,他还借助自然风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精神,向大家传递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 几千年后,今天的三花楼虽然不是李白曾经登高的地方,但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人们借建筑寄情,渴望在人生的实践中不断登高望远。 领域。
龚爽将民族唱腔和流行歌曲的元素相融合,与中央民族乐团的老师们合作,共同演绎了“声、情、韵”相结合的《散花楼》,唱出了“诗仙”胸中的豪情。 “。 作品融合了琵琶、古琴、箫、笛、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与诗中的景色相映生辉,成功营造出优美明朗的九天环境,引人入胜。
王勃,被后人誉为“诗宗”,是“初唐四大家”之首,“少年才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望城春色》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景,歌颂了一个时代的理想和对未来的向往。 “山水万物近,景物清初新”。 王勃正是用一个“新”字,更新了世间万物,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清新明朗的诗风逐渐流行起来。 他与杨炯、罗宾王、卢兆麟等几代人,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典型作品,从根本上扭转了一个文学时代的风气。 正如康震所说:“当时王博他们所做的,就是为了青春。” 徐俊硕和张慧芳用音乐剧风格的流行歌曲,配以电声乐队和传统管弦乐队。 一首气势磅礴、催人奋进的《春天的希望》。 好像一个是古代的青年诗人,一个是现代的词曲作者。 透过诗歌的桥梁,他们正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演唱会最后,两位经典歌手还特别设计了互相抚摸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时空交叠的氛围。 这一刻,大家仿佛梦回初唐,感受春天的美好。
诗情画意,饱含情愫。 《经典颂·正青春》第五期将于5月28日晚8点播出。 让我们继续随着诗词音乐放飞心灵,一起感受古人的壮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