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编自八月长安同名小说的电影《这么多年》上映,再次掀起青春回忆热潮。
长篇小说《这么多年》是八月长安继“振华三部曲”系列小说《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暗恋·橙生淮南》之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 前三部原创作品和影视作品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无数年轻人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不可或缺的感动。 第四部再次成为青春故事的经典。 同类作品的创造性成长。
故事以久别重逢开始,过去与现在反复穿插,巧妙地运用了对“时间”元素的感知。 影片整体采用倒叙和插曲的方式进行情节布局。 男女主中学时代的故事和长大后重逢的故事是两条线索。 两条线并肩而立,交错前进。 到了最后,故事的真面目完全呈现出来。 走出来,让观众在表演中体验悬念产生、解疑解惑的心路历程,时空穿梭,故事更精彩。 “这么多年”,仅仅一个名字,就已经蕴含着万种滋味,像是充满回忆的叹息,一切依旧年轻美好,只是酸涩之后多了一层甜蜜,焦虑之后多了一层理解,遗憾之后多了一层解脱。
青春是一段宏大的集体记忆,每个人都可以在故事中锁定一些与他人分享的情感经历。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有人永远年轻。” 年轻人可以在其中找到“现在”的生活和想象中的未来的描述; 》,穿插着回忆,颇有回首青春的感觉。
其实写青春故事并不容易。 年轻人粗犷朴实,但不瘦。 相对于更多的“单纯”,青春的显着特征或许在于少了一些“麻木”; 那些湿漉漉的青春岁月,朦胧懵懂,让人思绪五味杂陈。 他们用心感知世界,表达对未知的渴望,最稚嫩却又最细腻,最青春却又最敏感。 因此,青春文学的创作者也必须时刻保持细致的观察和感悟,才能准确地捕捉到青春记忆中难以言喻、层次分明的美好。
原著作者八月长安,善于看穿年轻人的心理。 许多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在年轻人的心中却能激起惊涛骇浪,但表面上只能有微小的涟漪; 看清人性的复杂,世间的悲欢离合。 以CD机的细节为例。 母亲偏袒弟弟,要求女主角陈剑霞放弃新CD机作为考试奖励。 她不得不送老孩子去学校; 一台很贵的新CD机,却被拥有同款的同学诽谤,认为她不会买那么贵的新CD机,还偷了别人的。 好在后来误会解开了……篇幅所限影片无法呈现小说所有的细节都可以捕捉到一个CD机的小线索,同时串联起母亲的父权、家庭经济拮据、不健康和不平等亲情、同学的歧视与排斥,以及两个少年的相互温暖与相亲相爱。 治愈……陈剑霞受伤的点点滴滴呈现,诠释着她性格的形成,自卑需要坚强,敏感又坚韧,脆弱又犀利; 合理化两人关系的发展,李然像一束光一样闪耀在她不那么明亮的生活中,他带来的温暖足以让她拥有如此深沉的爱; 同时,这些也为后来故事的重大转折铺平了道路。 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他放弃了所爱,去了新加坡。 两人遗憾分离多年。 层层伏笔之下,一切情节都有迹可循。 另外,能以小见大,以细流见海,能通达理明,确实了不起。
值得一提的是,原作者八月长安的《振华》系列作品呈现了作品的成长轨迹,也折射出与作品一起成长的读者的成长轨迹。 这也是一部青春小说。 《这么多年》继承了前三部作品对年轻人心理的细腻刻画,以及纯白唯美的浪漫主义,却没有被“青春”所困,也有一些对现实的不尽如人意的反思。 接受事实。 除了青春年少懵懂而坚定的爱情,还有一往无前的初遇,《这么多年》更能让人读懂离别、重逢、亲人离世、原生家庭的伤害、缺憾父母亲情,职场打拼不易……这是青春片难得的成长。 这些元素也为理想主义青春片贴近现实生活、引发更广泛共鸣提供了可能。
《振华》系列的前三部作品也描写了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但写得不多,对所谓“现实”的理解也不完整。 批评比较单薄和片面,仿佛只是少年对“现实”的理所当然的理解,显得有些情绪化。 《这么多年》对“成人世界”的描写要真实得多。 虽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已经脱离了片面的批评,也能看到一些事情的复杂性。 或许我们曾经如此绝对地看待这个世界,成长也教会我们去面对这一切,摒弃幼稚、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对世事形成更宽广的包容。 写实性方面,从创作的角度来说,故事比以前犀利了,但视觉上比以前温柔了。
当然,虽然闪光点很多,但《这么多年》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故事试图描写世界的复杂,大张旗鼓地讨论原生家庭的伤害,描写当代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成长的故事,但影片依然笼罩在青春爱情的套路中故事,缺乏深度。 尤其是影片的结尾,寥寥数语,几个细节,顿时化解了家庭矛盾,伴随陈剑霞十几年成长的伤痛烟消云散,写在现实问题上的笔墨还有些生涩。 此外,影片在主人公成长的部分投入了更多的笔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春叙事的细腻美感,与现实叙事的深度和复杂性相得益彰。 影片节奏有些仓促,故事也有些单薄。
很多青春片只停留在少年时代,或说青春已逝,初恋已无踪影,或将过去埋葬与现在无关的往事,或赋予一种“幸福地在一起”的童话风格。长大后。 最终,故事在理想主义中展开,又在理想主义中结束,坠入空中楼阁的车辙。 诚然,理想主义和浪漫是青春故事的主色调,男孩也确实有这样的天真烂漫,显得可爱。 然而,看到太多这样的故事,观众不禁想问,青春和美丽还在吗? 之后? 电影《这么多年》呈现了国产青春片的“与时俱进”,迈出了非常有意义的一步。 青春很美,也可能有剧痛; 青春是美好的,以后可能总会有“战马乱”。 “和”、“后来”的描写,可以让作品的生命更加完整,也让描写美好青春的笔墨有了比怀旧更多的意味。